This page looks best with JavaScript enabled
《重走》:記憶與認同的建構
👨李梅亭 · · · 🔢 1086 words· ⏲️ 3 min read ·🏄 ... visitors ·👀 ... views
圖掛了

機緣

2022年11月16日,離別之際,李老師夜色之下贈送此書。半個多月後,逢防疫政策劇變,全體學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緊急疏散回鄉避疫。就此事與李老師交流有關線上敎學的事情,以《重走》這本書的例子來證明,地理或物理的校園空間不可或缺。

文摘

書中記載了在日軍炮火之下流離失所的幾所學校的師生,一路向西南組建聯合大學的旅程。當年的師生,冒着敵人的炮火,每逃奔到一處,即想方設法復課。外語系、中文系的師生剛遷到南嶽衡山,「就隨着兩三個伴侶到校舍的周圍,察看房屋有多少間,敎室和圖書館的光線亮不亮,惦記着各人應該有一個小小的地盤,那上面夠擺一本書,一塊古舊的硯臺」。這種堅持學習的歷史,今天讀來亦深受震撼。在那種極端危急的情況下,都沒有立即解散停課。

八十多年後,2022年11月底全國高校卻大規模地提前一個多月趕學生回家。校區在本市市區的一些學校下發離校通知十分倉促,有的上午發通知讓學生立即在當日離校,有的前晚發讓學生次日立即離校,中間亂象紛紛,回省內城市的車費,有的都炒到了五千塊。夜色之下,一些學生在寒風中托着行李到處找交通工具,猶如當年避戰逃難的學生。病毒不是日軍的炮火,比炮火的威脅小得多。青年學生感染此病毒的危險更小,卻是被重點疏散的對象。

「讀書啊!沈靜下自己來讀書啊!」

讀後

關於記憶建構與認同的關係的研究文獻很多,此處僅就得書前後個體經歷與體會簡單評論。

2022年12月9日下午李老師發來大段文字,討論大學能否完全爲社會化方式所取代。恰好結合他送的《重走》一書,從學生的角度談了「大學何以成爲大學」。

蓋大學課程或許可以遠程化、社會化、網絡化,可以不必在物理的校園課室內完成具體知識點的傳授、學習、掌握。但是,物理實體的大學校園則絕對不可能爲社會化形式所取代。在具體的校園中,建成環境的一草一木,一磚一瓦,師生交流中的一言一語,一聚一散,最終都會內化昇華爲精神空間的校園,會在學生的靈魂中建構一個虛擬的校園空間。這個不可或缺的求學經歷,只有通過一個物理空間的聚集纔可實現。對學生而言,這是大學的根本所在。大學雖要在大師不在大樓,但不在大樓,並非不需要「大樓」類似的建成空間。

疫情固然部分改變了授課方式,卻不能改變大學之爲大學的本質所在。《重走》一書,以及所有關於聯合大學的史料,都證明了這一點:校址校舍可以變動,但必須始終得有一個物理空間容納師生,必須得有師生的聚集、切磋,纔能真正令知識的「具身」特點彰顯出來,學生纔能通過「體驗」而「體悟」。通過建成環境或物理空間的體檢,則經由體悟而建構出每個人自己精神空間的大學。

疏散離校回家的學生,其中不少人很快便懷念校園的生活了。

The article was recently updated on Monday, October 23, 2023, 11:16:33 by 👩 高松年.


李梅亭
支持作者

🤑乞討碼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