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page looks best with JavaScript enabled
故土的陌生人
👨李梅亭 · · · 🔢 976 words· ⏲️ 2 min read ·🏄 ... visitors ·👀 ... views
圖掛了

機緣

2022年3月15日,因校內突然出現一個健康碼紅碼的「密接」學生,政府指示要「三天兩檢」無虞後纔能解封,全校幾萬人被緊急封鎖在校內。下午課後,看到校門口堵塞的小車與私家車,便預感形勢不妙,果然做了三天的「新冠難民」。

三天後在預期不樂觀的情況下突然收到「解封」的通知,職工之間因此充滿重獲自由的歡欣,紛紛成羣結隊上街聚餐慶祝(學生照例不能出校)。於是與李老師、辛老師上街聚餐,大致是這次餐後收到李老師這本贈書。

文摘

收到這本書的幾個月間,一直沒有仔細閱讀。中間歷經幾次性別議題的輿情,對其中的噤若寒蟬不敢言的狀況有切身體會,纔漸漸有了閱讀這本書的動力。當學期適逢文化批評課程,課堂不可避免要涉及其中若干議題,在課上介紹了這本書對相關議題的闡述。

讀後

作者雖然依舊帶有傲慢的視角,好在能深入保守派集聚區訪談調研。其所關注的種族、性別、性取向、地域、年齡、階級、環保、動保等議題,正是白人左翼多年來主打的議題。這些議題設置的二元敍事結構極爲明顯。每個議題都有一個強勢一方與弱勢一方,強勢一方,無論是白人、男性、異性戀、富人等,在理論建構上幾乎全被描繪爲享有「天賦特權」的羣體,因而對相應的弱勢羣體負有遷就的道義責任。這種敍事,大概只在種族議題上符合歷史現實,在性別議題上部分地符合歷史現實,白人的確虧欠黑人,男性在某些方面的確曾虧欠女性,其他或許都是假議題?難怪當年特朗普能出乎意外地打敗女性候選人,並且在連任競選時依舊能獲得旗鼓相當的選民票數,有些雖敗猶榮的氣概。蓋民間沈默的大多數亦對這些議題操作漸漸感到厭煩。他們或許覺得,連世界最強權國家的總統都讓你們黑人做了八年,白人對黑人的贖罪也差不多了。在嚴苛的政治正確語境之下,弱勢羣體反倒成了新的特權羣體。

所有這些議題,現在都已進入中文世界。他們所經歷的議題衝突、價值衝突、社會撕裂,將來我們勢必也會逐一經歷。在所有這些議題建構中,滿足相對弱勢羣體的訴求,沒有人反對。但是爲了得到保護弱勢羣體的結論,而塑造一個強化對立的前提論證,把相對強勢的羣體抽象地、整體地塑造爲罪惡的羣體,顯然也是不可取的。強勢羣體是因爲強勢而有原罪的,還是因爲原罪而強勢的?如果是前者,原罪論並不能成立,且只會加劇對立雙方的衝突,對雙方都很危險、很不利。如果是後者,則論證大體有效,大可起而攻之。

political-correctness political-correctness

The article was recently updated on Monday, October 23, 2023, 11:17:06 by 👩 高松年.


李梅亭
支持作者

🤑乞討碼🤑